close

  10月23日,一條關於“95後萌妹用身體換旅行”的新聞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各大官博紛紛轉載。新聞中稱一名95後少女因酷愛旅游但囊中羞澀,願廣徵各地男友,只要陪玩,便可以“什麼要求都滿足”。邊走邊愛的宣言以及一地一男的挑逗,讓新聞傳播熱度攀升,然而搜狐記者調查發現,這條社會新聞疑點重重,難逃社交軟件自我炒作的嫌疑。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其實是一句在網絡上都老掉牙的文藝範的生活態度表達,但是因為和“95後萌妹子”用身體換旅行搭上了,就在一夜之間具有了炒作和流行的“核動力”,這個關於“95後萌妹用身體換旅行”的新聞在一天之間登上了各大門戶網站的首頁,而且被大量論壇網站轉發。面對赤裸裸的欲望表白和沒有羞恥和道德底線的“身體換旅行”的做法,網民們並沒有去思考這個新聞的真實性和商業軟文的嫌疑,而是就“萌妹子用身體換旅行”該不該被譴責展開了口水戰。
  經過記者的調查得知,這條新聞的轉載源頭來自於某都市報,雖然該報以整版篇幅報道此事,但縱觀全文,讓人感覺這並非是一篇新聞採訪稿件,因為文章中缺乏新聞要素,比如時間、地點、見證人等,並且全文並無對事件女主角的採訪,所有的故事經歷均來自於網貼自述。這篇所謂的採訪稿中,最值得關註的細節是新聞中特意點出了一款社交app軟件的名字,因此大量網友質疑,該新聞為社交軟件的炒作軟文。
  從現在很多媒體刪帖的行為來看,該新聞是假新聞的可能性較大,因為類似的用假新聞推廣產品的案例在之前並不鮮見,比如前一段時間的“挖掘機車震”新聞,其實就是廣告公司利用當前社會輿論的一個花邊熱點——學挖掘機哪家強?再加上官員屢屢被曝出“車震”的新聞,把二者糅合在一起後,炮製了這樣一個假新聞,目的還是為了推銷某一款軟件或者產品。甚至包括前一段時間在網上炒作的紅紅火火的“開房記錄”被泄露,也被懷疑是某軟件公司利用公眾隱私進行的一場炒作。
  為什麼“用身體換旅行”類似的假新聞能大行其道,堂而皇之的造假愚弄公眾,還是因為當前在網上製造這樣帶著豐富情節和熱點的假新聞的代價太低,甚至沒有相關部門會對這樣的假新聞進行追責,而一些公關公司也相信這樣的炒作能給客戶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即使事後被戳穿,但起碼有了廣告效應,大家都知道了客戶希望推廣的產品的存在,這就是他們眼裡的“媒介推廣”的最終目的和效果,就如這個用身體換旅行的假新聞,雖然早晚也會被戳穿,但廣告公司所期待的軟廣告效果達到了,某款交友APP軟件在短時間內被眾多屌絲男們搜索下載,這就達到了推廣的目的。
  對於這種編造低俗內容,用惡劣手段炒作的假新聞,相關部門應該及時進行查處,工商部門要處罰涉事企業,要讓違法企業付出高昂成本,讓他們意識到類似的炒作可能會讓他們得不償失,而文化管理部門要對發佈這種假新聞的平臺進行查處,不能讓類似的惡俗假新聞一再的通過炒作來謀取利益,而無視社會責任。
  通過社會新聞、軟文做商業推廣,成為當前一些企業比較流行的廣告模式,就像電視劇、電影里無處不在的軟廣告一樣,必須得有度、有節、有底線,超越底線和道德,就必須要追責,付出一定的代價,這應該成為互聯網時代網上廣告推廣行業的共識。(何禾)  (原標題:“用身體換旅行”的假新聞何以大行其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f51nffdw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